大山里他坚守37年 陈代君用三尺讲台诠释崇高师德

楼下家居网 https://loudijie.com 2018-03-07 09:45 出处:网络 编辑:@iCMS
   记者梁欢首席记者吴平实习记者伍立清实习生夏荧  1978年,高中毕业后,陈代君选择留在我县最偏远的村校,教深山里的孩子们。如今,37年过去了,他带的班虽只有4名学生,但他仍在坚守——  3月10日清晨

 

大山里他坚守37年 陈代君用三尺讲台诠释崇高师德

大山里他坚守37年 陈代君用三尺讲台诠释崇高师德

大山里他坚守37年 陈代君用三尺讲台诠释崇高师德


  记者 梁欢 首席记者 吴平 实习记者 伍立清 实习生 夏荧

  1978年,高中毕业后,陈代君选择留在我县最偏远的村校,教深山里的孩子们。如今,37年过去了,他带的班虽只有4名学生,但他仍在坚守——

  3月10日清晨,经过2个多小时车程的颠簸,记者终于来到了位于我县与涪陵、长寿、丰都四区县交界的三溪镇龙头村校。

  从三溪镇到龙头村校有20多公里路程,公路沿山而建,蜿蜒崎岖,斗转蛇行。一路只见树影、腥黄的土壤呼啸而过,偶尔能看见山间零散的住家户。龙头村校便坐落在这群山环抱的大山中,这里海拔800多米,距县城近70公里,是我县最偏远的一所山区村校。

  见到乡村教师陈代君时,他正在学校厨房忙活。每天清晨6点,陈代君就会准时起床,匆匆吃过早饭后他就会赶到学校,他得在上课前准备好中午全校师生的饭菜。

  陈代君告诉记者,虽然现在学校只有3名教师18名学生,但语文、数学、音乐、体育等课程,一样也没落下。陈代君带的班只有4名学生,但他依然每周要上30节课。“我要对山里的孩子负责。”陈代君告诉记者,高中毕业后他便在这所村校教书,37年了,他没挪过“窝”。

  龙头村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,几乎与世隔绝。以前连接山外的只有一条小路,就是到三溪场镇一个来回都得走好几个钟头。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,村里才通了电,本世纪初村里才有了一条连接箐口街的机耕道,陈代君告诉记者:“硬化的水泥路只有两三年时间,村里许多孩子至今都还没去过垫江县城。”1978年,从垫江五中高中毕业的陈代君,在当时可是村里的高材生。

  因几分之差,与大学失之交臂的陈代君,当时正在家准备来年再考时,大队干部周帮源找到了他:“村里200多个孩子现在只有3个老师教,外地来的老师都不愿留在我们这里,村里数你文化高,你能不能不考大学,回村教村里的孩子?”

  “如果当时陈老师坚持自己的选择,继续考大学,现在过得肯定比现在好。”82岁村民敖朝胜跟记者说起37年前的往事,语气里透着感动。

  然而,陈代君最终选择了当教师,因为他明白,如果他走了,只能改变他一个人的命运,如果他留下来就会改变更多山里孩子的命运。他时时提醒自己:选择当教师,就是要奉献自己。

  当时学校无水无电,更无食堂,陈代君每天早上7点到学校上课,下午5点回家吃饭。每次去中心小学开会,他都得走崎岖的山路,一个来回至少要三个小时。“常常散会后走到半路天就黑了,经常会在村民家里借宿,第二天早上天没亮又走路赶回学校上课。”回忆起当年的教学生活,陈代君说得很轻松,“既来之,则安之;既来之,则乐之。”

  “以校为家,恪尽教师本分”

  上午8点30分,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,身材清瘦的陈代君就戴上老花镜、拿着课本走进了五年级教室。

  “陈老师每天都是最早到校,最后离校。”与陈代君共事快两年的青年教师龚德建告诉记者,即使生病,也没见陈老师迟到过一次。

  “我就住在学校旁边,我的孙子和曾孙都是陈老师的学生。”敖朝胜说,不管天晴下雨、刮风下雪,陈代君从未迟到或请假。

  在陈代君所教班级讲台的旁边,放着一摞他的备课记录。虽已经教书37年,但每一门课程,陈代君依然会认真备课、书写教案。他说,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很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。

  “除了吃饭、睡觉,他就只有教学,回到家经常备课到十一、二点钟。”说起陈代君,老伴向顺芳既有几分责备又有几分心疼。

  不管是桌子、椅子还是门窗坏了,陈代君都是自己修……在村民眼里,几十年来,陈代君以校为家,一天都没闲过。而在陈代君看来,他这只是尽做老师的本分。

  “要对每个孩子负责”

  “随着义务教育制度的普及,基础教育的花费不断降低,但有的家庭因贫穷不相信知识,常常会让孩子过早失学。”陈代君说,以前经常有学生突然就不来上学了,他都会到学生家去了解情况,做思想工作,如果是因为缺钱,就先把学费垫上。

  龙头村小学的学生都来自大山,早上孩子来上学,衣服都会被露水浸湿。“特别在下雨天,情况会更遭,我都会到河边去接送学生。”下雨天,很多学生到校后都已被雨水淋湿,陈代君就会跑回家把家里孩子的衣服拿来给学生换。

  “我得对每个孩子负责。”陈代君对待学生,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:学生敖登明,冬天赤脚上课,陈代君便把自己的袜子脱下来给他穿上,然后自己光脚回家给敖登明找暖和的鞋子;学生陈文胜,从小父母就去世了,跟着十几岁的哥哥生活,平时不吃饭就来上学,陈代君就总把他带到他家吃饭。

  学生陈钟吼,上三年级时,考试常常不及格,每门课成绩都只有二三十分。“班上学生也不多,我就是要竭尽所能让他们每个人都成绩优异,走出大山。”经过陈代君的认真辅导,陈钟吼成绩逐渐提升,2008年小学毕业时考出了较好的成绩,被垫江十中录取,高中毕业后被长江师范学院录取。

  “我会站好最后一班岗”

  所有老师在龙头村校任教,都是包班上课,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。“1993年至1998年,我所教班级每期统考的合格率都是百分之百,在1997年涪陵地区统考数学时,17人参考,有7人满分,班级平均分达96.2。”陈代君说,现在学校学生少,学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达到了一对一,学生的成绩都很不错的。

  “陈老师春节快乐,曾经的教诲,令我终身难忘!”“陈老师,您的关爱,我终生难忘”……逢年过节,一个个走出大山的孩子们都会给陈代君打来电话或者发来短信问候。

  如今,陈代君的学生中有教师、公务员、博士、企业家,看着一个个成人成才的学生,陈代君说,“我很骄傲,也很知足,我不要他们任何的回报,只要他们过得好。”

  因龙头村校比较偏远,愿意留在这里的老师很少,几十年来,学校里的老师走了又来,来了又走。只有陈代君一个人坚守了37年。看着村校留不住教师,陈代君心里也很着急。他清楚,教师流动性太大,长此以往,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。“虽然还有1年多我就要退休了,但我会站好最后一班岗。”陈代君说。

  本网评论:期待更“陈代君”

  在课堂上是教师,在食堂里是厨师,在课外是心理辅导员……乡村教师陈代君扎根山区从教37年,如今年近六旬。在大山里,他为了孩子们有更好的明天,默默地奉献自己。

  在我县,在那些教学资源匮乏、教学条件落后的乡村学校里,像陈代君这样的乡村教师还有很多。他们大都从意气风发的少年熬到两鬓斑白。几十年来,他们教学生知识,教学生做人,用爱心、知识、智慧,照亮学生的心灵和前程。几十年来,他们坚守着,呕心沥血,任劳任怨。让人敬佩。

  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。教师是立教之本、兴教之源,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教学重任。优秀的教师会成为孩子们知识的授予者、人生的引路者、文明的传承者、道德的示范者。笔者希望,广大教师,都能像陈代君一样,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师表的高尚品格,展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良好的精神风貌,更希望农村能有更多陈代君这样的乡村教师,帮助农村娃成才圆梦。


0

精彩评论

暂无评论...
验证码 换一张
取 消

赞助商

赞助商

百度赞助